- 更新日期:2025-03-04
- 案例日期:2021-06-01
- 點閱次數:14809272
房屋稅
民法第6條、第1138條、第1174條
檔案下載
案情概述
先順位繼承人拋棄繼承,僅第三順位繼承人即申請人之母未拋棄,其母死亡後,可否向申請人追徵原被繼承人所有房屋之欠稅。
前言
申請人因 106 年至 109 年房屋稅事件,不服本局所為處 分,申請復查。
主文
原處分撤銷。
事實
被繼承人林○持分所有(64 分之 17)本市中區綠川西街 ○房屋,滯欠 106 年至 109 年房屋稅,其於 105 年 11 月 17 日死亡後,先順位繼承人均向臺灣彰化地方法院(以下簡稱彰化地院)聲請拋棄繼承並獲核准,僅其妹陳林○1 人未曾拋棄。嗣陳林○於 106 年 12 日 6 日死亡,其繼承人即申請人等 2 人未辦理拋棄繼承。本局爰依民法第 1148 條規定,分別以申請人為代繳義務人及納稅義務人,向其等催徵系爭房屋 106 年至 109 年之房屋稅,106 年為新臺幣(以下同)3 萬 5,544 元、107 年 3 萬 5,067 元、108 年 3 萬 4,590 元及 109 年 3 萬 4,112 元,合計為 13 萬 9,313 元。
理由
- 按「人之權利能力,始於出生,終於死亡。」、「遺產繼承人,除配偶外,依左列順序定之:一、直系血親卑親屬。二、父母。三、兄弟姊妹……」、及「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。前項拋棄,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 3 個月內,以書面向法院為之。拋棄繼承後,應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。但不能通知者,不在此限。」分別為民法第 6 條、第 1138 條及第 1174 條所明定。
- 被繼承人林○於 105 年 11 月 17 日死亡後,其所有系爭房屋滯欠 106 年至 109 年房屋稅,本局分別以申請人為代繳義務人及納稅義務人催徵之。
- 申請人復查主張略以,林○與渠母為兄妹關係,兩人數十年未往來,林○死亡後先順位繼承人皆拋棄繼承,未接獲其母成為繼承人之通知;又母親生前並無任何財產負債異動,渠因而未聲請拋棄繼承。嗣得知為再轉繼承人後,已於 110 年 4 月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云云。
- 卷查被繼承人林○於 105 年 11 月 17 日死亡後,先順位繼承人等均向彰化地院聲請拋棄繼承並獲核准,僅其第三順位繼承人即申請人之母陳林○未曾拋棄。惟查林○第一順位繼承人有 9 名,第二順位繼承人皆已死亡,其 5 名子女分別於同年 12 月 15 日、106 年 8 月 15 日及 107 年 1 月 22 日具狀向彰化地院聲請拋棄繼承,此有彰化地院家事法庭 106 年 2 月 9 日彰院勝家康 105 司繼字第○號、107 年 8 月 6 日彰院曜家康 106 司繼字第○號及彰院 曜家康 107 司繼字第○號通知附卷可憑。陳林○於 106 年 12 月 6 日死亡時,林○第一順位繼承人之一即其女林○君尚未拋棄繼承,徵於人之權利能力,始於出生,終於死亡,陳林○因死亡而喪失權利能力,即無林○之繼 承權可言。綜上,系爭房屋所有權人林○死亡後,本局向申請人催徵該屋滯欠 106 年至 109 年之房屋稅,尚有未合,應予撤銷。
結語
基上論結,本件申請復查為有理由,爰依稅捐稽徵法第 35 條規定決定如主文。
附註
本件申請人如有不服,應於收受本決定書次日起 30 日內,檢附訴願書(請加附繕本 1 份)依訴願法第 58 條第 1 項規定經由本局向臺中市政府提起訴願。
檔案下載
- 房屋稅 110 6.pdf 下載 95.67KB